正确对待孩子的第一次

来源:云南经济日报 2019-10-26 09:49:40
  • 关注微信

  • 关注微博

  我跟“法官妈妈”尚秀云认识20年了。法官这个词令人敬畏,妈妈这个词让人感到亲切,对很多孩子而言,“法官妈妈”这个词有非常神奇的力量。说到审过的案例,我听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真可惜!”怎么不让小淘气变成大麻烦,是她多年研究的课题,也是她多年的思考。

  其实,孩子淘气意味着思想开放、有创造性,如果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,小淘气能成长得很优秀,可能变成家庭和社会的大财富。

  要想小淘气不变成大麻烦,家长首先要重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“第一次”,不当行为第一次发生的时候,爸爸妈妈的态度就决定了孩子的价值观。

  我小时候家里吃的穿的都不富裕,有一次妈妈带我过马路,我看见别人掉的一个土豆想捡起来,一个土豆可以炒一大盘土豆丝呢。我妈妈立刻说:“放下,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不要拿。”这句话我牢记了一辈子。后来我发现,很多孩子第一次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,爸爸妈妈的态度就决定了他是往家拿还是放回去,很多盗窃的孩子都是第一次拿别人的东西时没有被制止。

  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玩耍时把别的孩子一脚踢下去造成对方骨折,妈妈不关心受伤的孩子,抱着自己家孩子走了。这个孩子将来就是大麻烦,这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。

  有个从贫困地区高分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,为了给爸爸看病铤而走险抢银行,被判了10年。“法官妈妈”直说可惜了,因为他能够考上大学很不容易,姐姐早早嫁人供他上学,爸爸为了挣钱干最辛苦的工作,但他们只告诉孩子要好好读书,却没有教他如何面对困难,如何用正当手段解决问题,非常可惜。

  父母除了严格制止孩子人生的第一次不当行为,还要告诉孩子什么叫“自作自受”,犯了错误要自己承认、自己解决,不要置之不理,不要包办代替。

  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,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犯错、知错、认错、改错的过程中长大的。犯了错,该赔礼就赔礼,该赔钱就赔钱,该承担责任就一定要承担责任。如果孩子转身就跑,或父母拿钱、拿权把孩子的错误遮掩过去,以后就会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他。

  孩子犯错以后,父母一定要控制情绪,学会制怒。冲动是魔鬼,很多年前弑母入狱的那个孩子,平时是三好学生、共青团员,那天就是因为和母亲发生严重的语言冲突,刹那间不能控制情绪,用榔头把母亲砸死,被判了12年。

  制怒是有方法的,比如感觉到情绪上来了,有话忍着不说,想好了再说。能管住自己的嘴,控制情绪,就不会做违反法律的事。守住大原则,不忽视小细节,父母就能帮助小淘气变成大财富。 (卢勤)

责任编辑:潘子信
免责声明:云南经济新闻网(《云南经济日报》)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  • 推荐
  • 新闻
  • 财经
  • 法制
  • 文旅
  • 教育
  • 汽车
  • 房产
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发布。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,对新一年“三农”工作进行部署。

2023年02月15日 10:48

  今年春节,云南旅游“火出圈”,客流量、关注度大增。春节期间,全省接待游客4514.61万人次,旅游收入384.35亿元,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30.3%和132.5%。

2023年02月15日 10:42

  “这条高速公路去年年底刚通车,现在从大理到云龙只要1个多小时,比过去缩短约1个半小时。”跑运输近10年的司机杨鑫,驾车行驶在大(理)漾(濞)云(龙)高速公路

2023年02月15日 10:39

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,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。那么这份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“任务清单”发布后,如何抓落实呢?

2023年02月15日 09:36

近日,曲靖市与北京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第四期年产10GW电池片和 5GW组件项目,总投资约47亿元。

2023年02月14日 16:09

日前,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。会议总结2022年云南商务工作,部署2023年云南商务重点工作。

2023年02月14日 15:26

2021年,曲靖市陆良县获批成为全国第七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。陆良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落地实施以来,陆良县持续加快项目推进。

2023年02月14日 14:30

擦亮“一城阳光·四季康养”品牌,永仁在这个春天再次出发。

2023年02月14日 11:37

野菜一旦采摘、食用不当,极易引起中毒,中毒重者或将危及生命安全。

2023年02月14日 10:46

2021年12月,完成自评和公示并申请省级初评。2022年6月,昆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顺利通过省级初评。

2023年02月14日 10:43

关于我们 | 服务合作 | 广告报价 | 联系方式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声明
新闻爆料热线:0871-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:ynjjrbw@163.com

云南日报报业集团  主管      云南经济日报社  主办

本报法律顾问: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

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: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:53010202000680号

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71-64108623; 举报邮箱:ynjjrbw@163.com

云南经济日报社(云南经济新闻网)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